“如果全國各地都能這么做,那該多好!”讓北京市民李女士發出如此感慨的,是她近日在廣東潮州出差時在當地一個公園看到的一塊標識牌,上面寫著“植入芯片犬只可入內”。
和她同行的當地好友說,潮州一些公園規定了寵物主可以攜帶植入芯片的寵物犬進入,這樣如果發生人犬矛盾,有利于精準管理和追責,并且便于確認寵物犬的安全衛生狀況。
李女士說,她雖然不討厭寵物犬,但自己在公園散步時,偶爾會遇到寵物主不牽繩遛狗的情況,還有不少犬只隨地大小便,她曾多次出言提醒,但收效甚微。“如果能做好寵物身份認證,寵物行為主人買單,這些不文明養寵行為應該會變少吧。”
近年來,隨著寵物數量的不斷增加,不文明養寵行為多發,糾紛不斷,“加強寵物身份認證,實現寵物全流程精準看護、監管”的呼聲日漸高漲。為此,《法治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植入芯片精準追溯
2024年年底,家中剛滿3歲的泰迪犬“小鬧”失而復得后,北京通州居民張女士趕忙為它買了個帶GPS定位的項圈,并為它植入寵物芯片。
“我們家住在一樓,有一個自帶的小院子。那一天,可能是我們出門前沒關好院門,‘小鬧’直接跑出去了。我下班后滿小區找,還張貼了尋狗啟事,急得不行,好在晚上它自己跑回來了。”張女士說,這次經歷讓她決定給寵物犬“多上幾道保險”。“聽說芯片自帶身份編號,用相應的儀器掃描后就能出現寵物信息。于是我在一家寵物醫院給‘小鬧’植入了芯片。”
2024年4月,上海閔行警方就是通過掃描識別一只流浪狗頸部的寵物芯片,幫助這只走失兩年的小狗找到了它的寵物主。
四川省寵物協會秘書長張勇兵說,通過身份認證,可以精準地追溯到寵物的主人,一旦出現寵物棄養、擾民等問題,能夠及時找到責任人,對其進行約束和管理。這不僅有助于減少流浪寵物的產生,從源頭上遏 制寵物棄養現象,還能有效規范寵物主的行為。例如,當寵物出現隨地大小便、亂叫擾民等情況時,可以根據身份認證信息,直接聯系到寵物主,要求其進行整改。同時,寵物身份認證也能讓養寵人在決定是否養寵時更加慎重,增強他們的責任感。
“寵物身份認證也便于政府全面掌握轄區內寵物的數量、分布等信息,為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政策和提供針對性服務提供數據支持。”中國獸醫協會動物福利分會會長宋厚輝說,在寵物醫療、美容、寄養、旅行等方面,身份認證可以簡化流程,提高服務效率,為寵物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通過記錄寵物的疫苗接種、健康檢查等信息,便于及時發現寵物健康問題,進行針對性治療和預防,保障寵物健康。
宋厚輝認為,推進認證普及,有助于提升整個社會對寵物的關注度和保護意識,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發展。
強制認證落地困難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已有多地通過立法方式,明確飼養寵物不僅需要登記辦證,而且要求為其植入芯片。如《深圳市犬只電子標簽植入管理規定(試行)》中規定,除病犬、孕犬、年齡小于3個月或體重低于2公斤的幼犬外,全市所有犬只均應當植入電子標簽;《廈門經濟特區養犬管理辦法》規定,全市所有犬只強制接種狂犬病疫苗和植入電子芯片。
受訪專家指出,現有針對寵物身份認證的相關規定主要見于地方性法規,并且寵物種類主要集中于犬只。
宋厚輝說,這主要是因為犬類具有較強的活動能力和攻擊性,活動范圍廣泛,容易與人類及其他動物接觸,增加了狂犬病等疾病傳播的風險。犬只引發的社會問題較為突出,如傷人、擾民等,不僅給寵物主帶來困擾,還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因此對其進行嚴格管理至關重要。“但這并非意味著其他寵物種類不需要進行身份認證。”
張勇兵說,在部分地區,雖然出臺了強制寵物進行身份認證的規定,如植入芯片,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面臨諸多困境。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費用門檻。一些地方規定寵物身份認證需要寵物主繳納一定的辦證費用,一般為500元至1000元不等。這一費用對于部分養寵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導致一些人因經濟原因放棄為寵物進行身份認證,甚至選擇棄養寵物。
“全面推行免費的寵物身份認證和流浪動物管理措施,對于很多地方而言難以實現。因此,如何在保障寵物身份認證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平衡好養寵人與政府之間的利益關系,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張勇兵說。
受訪專家還提到,強制要求養寵人對寵物進行身份認證落地難還體現在,目前對寵物身份認證的執法檢查存在主動執法人手不足、多頭執法等問題,且相關處罰措施力度較弱,導致一些養寵人士對此懈怠或持有僥幸心理。
技術升級源頭管理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對寵物(主要是犬只)進行身份認證,目前存在多種技術,以植入芯片為主,此外,一些公司還推出了寵物鼻紋識別技術,寵物主人上傳寵物清晰面部照片后,平臺為寵物建立專屬身份識別檔案,并使用鼻紋識別科技為寵物在不同服務模式內進行寵物身份識別及核驗。
張勇兵說,除了植入芯片技術,犬只鼻紋技術和虹膜技術取得了顯著進展,正確率目前已經能夠達到98%以上,并且與植入芯片相比,后者避免了植入芯片過程中可能對寵物造成的微創風險,減少了寵物的應激反應。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通過手機App和攝像頭就可以實現對寵物鼻紋和虹膜的識別,使用起來非常便捷。
“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鼻紋技術和虹膜技術未來有望成為寵物身份認證的更優選擇,為寵物身份認證工作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解決方案。”張勇兵說。
“要推動寵物身份認證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法律法規的支持。”宋厚輝建議,制定完善的寵物身份認證和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認證流程、標準和責任主體,確保法律法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執行性,為寵物身份認證和管理工作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宋厚輝建議,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積極推廣芯片應用,通過政府補貼、宣傳引導等方式,降低寵物主使用芯片的經濟負擔,提高芯片植入率。同時,隨著技術進步,不斷探索更先進、更安全、更便捷的身份認證方式。建立健全寵物信息數據庫,將寵物芯片信息與主人信息、寵物健康信息等進行統一管理,加強數據安全保護,防止信息泄露。
張勇兵認為,寵物管理是一個整體問題,應打破地域限制,制定統一的規范和流程。在管理的源頭環節,可以考慮從寵物的繁育階段開始介入,對寵物的身份進行鎖定和認證。當寵物繁殖后代時,確保其后代也能順理成章地進行身份認證,實現寵物身份的全流程管理。
“地方政府可以借助現有的資源,如政府認證的寵物醫院和寵物商店,推動寵物身份認證工作。考慮到為寵物打疫苗是每一位負責任的寵物主都會做的事,因此可以在寵物醫院為寵物打疫苗的同時,要求同步進行寵物身份認證。”張勇兵說。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