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盤和林
美國知名經濟雜志《連線》刊文稱,中國電商通過鼓勵農民使用數字化工具等“助農”計劃,實現自身發展,助力農民脫貧。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發布視頻報道,詳細展示了直播帶貨風靡中國的場景。直播帶貨新模式儼然成為中國互聯網的新流行符號。
據美國《精奢商業日報》報道,過去10年來,有關中國通過復制和推廣硅谷的模式進入電商領域的老生常談已一去不復返。如今,從網絡直播熱潮到全天候的客戶服務,中國的創新模式正在塑造全球電商,使我們可以一瞥購物的未來形態。以下為中國的4種創新:第一,“購物即娛樂”或“爭奪時間份額”;第二,“發掘童心”或“上癮有利于銷售”;第三,“打造自己的購物節”;第四,“購物永不停歇”或“為你提供全天候服務”。
與發達國家相比較,中國的互聯網產業起步并不早,如今能在電商領域走到先進水平,得益于中國獨有的優勢和特點。實際上,如果換一個角度審視外媒指出的4個模式,會收獲更有意思的發現。
“購物即娛樂”,其實就是通過場景化的消費豐富消費生態,弱化購物這個單一行為,通過體驗式消費讓人愿意掏錢,這也代表了未來服務業的一個重要演進方向;“上癮有利于銷售”和“全天候服務”同樣也是拉長購物時限,豐富購物體驗;“打造購物節”則是以中國龐大消費市場為基礎,實現對集聚資源的集中釋放,對進一步打開全球市場和提高國內市場影響力非常重要。
中國電商發展模式還有以下獨特之處:首先,是電商和實體生產的融合,比如產業帶式的發展模式,通過電商的宣傳和嚙合,將供應鏈在地理空間上聚合,依托當地的特色,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帶;其次,電商本身的創新也是一種創新,通過網絡直播、明星帶貨等新業態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供需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中國能形成獨特的電商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中國擁有巨大的消費潛力和龐大的消費市場,充分釋放的消費能力保證了電商的發展動能;伴隨政府有關數字經濟發展扶持政策的落地,中國相關產業在科技創新方面步伐穩健,保證了電商模式能夠持續迭代升級;中國消費市場對新事物接受度較高,網購在短短幾年內就改變了中國人的消費習慣。
從發展規模來看,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移動電商市場交易額預計突破8萬億元,較2019年增長19.7%。從發展質量來看,電商與產業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借助電商力量,包括各大電商平臺在各地區形成了具有競爭力的數字經濟高地。尤其在促進鄉村振興方面,電商通過鄉村物流等一系列措施,幫助許多農民實現脫貧,帶領許多貧困地區搭上了數字經濟的順風車。
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世界經濟復蘇仍舊艱難,而中國電商在推動全球經濟復蘇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從生產端來看,中國生產秩序恢復較早,通過跨境電商等業態帶動了國際相關產業鏈的復蘇,幫助許多被疫情沖擊的企業重建了供應鏈。從需求端來看,發展成熟的電商模式在國內形成了“買全球、賣全球”的生態,讓中國市場進一步融入國際市場,為世界經濟的復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未來,中國電商發展模式將會有以下幾個新趨勢:一是與實體產業的聯系會更加緊密,隨著數字化的深入,生產領域的電商參與度會有所提升,進一步縮短中間產品的市場匹配時間,嚙合產業各個環節,提高社會生產率和抗風險能力;二是由于明星帶貨和主播帶貨不斷發生產品質量糾紛,消費者會更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現在,已有一些廠商開始探索生產線直播,通過鏡頭直接讓消費者更好地了解產品,促進信息對稱;其三,電商模式將進一步引入需求方的力量,將消費者的意愿帶入企業生產中,有助于發展網絡訂制新模式,進一步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
(曾彥彰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