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近了,春聯又開始涌現在中國人的新年生活里。新年貼春聯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由來已久。據考證,春聯最晚在晚唐時就已出現,甚至還可能上溯至盛唐,距今已一千二三百年的歷史了。不過,廣為流傳的較早的春聯,還是五代十國時期后蜀皇帝孟昶所作,“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些至少意味著唐代之前是沒有春聯的。

  不僅唐代之前沒有春聯,事實上,春聯和春節也沒有必然的聯系。中國歷史上,新年的正月初一曾被稱為元旦、元日、元辰、元正、元朔等,而春節主要是指立春,后擴大指整個春季。近代以降,公元紀年傳入中國,辛亥革命后,先進的革命黨人遂把公歷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而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今天,我們對這些文史小知識或許有些隔膜了。

  受困于各種主客觀條件,現代的普通人往往缺乏此類文史小知識,不能正確區分春聯之上下聯即是表現之一。春節期間的大街上,我們時不時會看到貼倒了的春聯,讓人不禁啞然。如何才能避免呢?這需要從春聯的來源、形成以及特點說起。

  據研究,春聯的直系祖先應是漢代駢體文和唐代近體詩,特別是唐代近體詩中的律詩。所以說,唐代之前沒有春聯這個論斷是合理可靠的。律詩的平仄格式、對仗形式、句式特點以及語法結構直接影響了春聯的形成和特點。因此,在形式上,春聯突出的特點表現為平仄規則和對偶規則。

  平仄是漢語漢字的聲調。就中古漢語而言,平聲是指平聲,仄聲是指上聲、去聲、入聲。中古漢語發展到現代漢語,就普通話而言,平聲是指陰平、陽平;仄聲是指上聲、去聲。春聯的平仄規則是指春聯用字的聲調必須平仄交互。春聯的對偶規則是指春聯的上聯和下聯字數必須相等,句式和語法完全對稱。本質上,這種形式上的基本特點或基本要求,從中國傳統美學的視角來看,體現的恰恰是對音樂的和諧之美以及建筑的對稱之美的美學追求。

  春聯的平仄規則可以表述為,春聯的上聯或下聯中,同聲調字連用超過三個時必須更換平仄,所有漢字的聲調必須平仄相間。春聯的對偶規則可以表述為,春聯的上聯和下聯中,構成對偶的漢字的聲調必須平仄相對,即漢字的聲調在平仄格式上完全相反。最重要的是,春聯的上聯結尾字的聲調必須是仄聲,春聯下聯的結尾字的聲調必須是平聲,這是受律詩中組成一聯的出句和對句的影響,出句用的仄收式,對句用的平收式。所以,僅憑最后一條規則,就能有效區分春聯的上聯和下聯。

  比如,戴蘭齋所撰春聯:紫燕春風尋舊主,紅燈瑞雪映新門。其平仄格式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這副春聯里,上聯、下聯用字的聲調都是平仄相間,同聲調字連用時,超過三個就換平仄了。平平平后換成仄仄,仄仄仄后換成平平。上聯和下聯構成對偶的字詞的聲調在平仄格式上完全相反。紫燕對紅燈,仄仄對平平;春風對瑞雪,平平對仄仄;尋對映,平對仄;舊主對新門,仄仄對平平。更重要的是,上聯以仄聲字收尾,下聯以平聲字收尾。這種形式實為公認的春聯的定格。

  根據結尾字聲調的平仄區分出上聯和下聯后,還需注意張貼的形式。當人們面對春聯時,上聯在右首,下聯在左首。兩聯呈對稱的形式,貼在相對的位置。事實上,這多是對“框對”(貼在左右門框上的春聯)和“門心”(貼在左右門板上方居中位置的春聯)的張貼要求。但“門心”與“框對”還略有不同。在書寫形式上,“門心”的兩聯各有兩列字,上聯是由右往左書寫,下聯是由左往右書寫,兩聯相對。張貼出去,像繁體的“門”字。比如,人們面對七言的“門心”時,春聯兩側各是四言,中間則是三言。如果稍加關注“門心”的平仄格式和書寫形式,一般不易張貼錯誤。

  春聯張貼錯誤的客觀原因是,春聯沒有落款,上下聯容易出錯。主觀原因是,人們缺乏春聯小知識,特別是缺乏對春聯形式的了解。人們很多時候單純借助于春聯的意義來進行上下聯的區分,往往不那么精準。春聯不僅有形式上的嚴格要求,也有意義上的明確主張。春聯的對偶規則要求春聯上下聯的字詞要相對相反,意義要相關相承。但今天市面上印制的春聯,上下聯用了不少近義詞,大多意義重復,犯了“合掌”大忌,依據意義進行上下聯的區分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農歷春節張貼春聯時,春聯一定要用紅紙書寫,這同漢族人尚紅的習俗有直接關系。漢族人崇尚紅色源于遠古先民的日神崇拜。古人觀察到,太陽位于南方時,烈日如火,其熱如夏,其色赤紅。古人認為,南方是太陽的正位,是夏天的所在;夏天萬物繁茂,生機勃勃,于是,人們就對代表南方和夏天的紅色產生了特別親切的感情,紅色就有了富貴、吉祥、喜慶的象征意義。漢族人尚紅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甚至也影響到了其他民族。

  春聯的使用期限至多一年,來年必換,維持常新。因此,春聯不需裝裱,張貼時間較短。一旦聯語有了落款,裝裱起來,長時間懸掛于某處,春聯就發展成了對聯。如果對聯制作更加精美講究,懸掛于建筑物的楹柱之上,就稱之為楹聯。逐漸地,楹聯成了對聯的雅稱,這又當別論了。(作者:泰山學院 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