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南京9月26日消息(江蘇臺記者姜奇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南京市啟動“社區設計師”計劃一年多,高校教授、設計院專家、藝術家走進社區,為老舊小區改造出謀劃策,從民意中提取社區更新“密碼”。由于凸顯人文關懷,小區功能性、服務性增強了,更便利化、人性化了。城市“微美顏”讓“老、破、小”變身“網紅”打卡地,老舊小區迎來“逆生長”。
不搞大拆大建,聚焦存量更新,對于以往做慣了城市總體規劃的設計師們來說,南京姚坊門宜居示范街區的打造需要他們俯下身子,在“螺螄殼里做道場”。
每天早7點、晚7點,規劃設計師閻欣和同事們在街巷里來回走,沿路觀察居民的活動特點,繪制街區人群行為地圖。
光有圖和數據還不夠,傾聽民意同樣重要。在南京棲霞區堯新社區會議室,規劃設計師和居民代表們一同探討家門口的綠化問題。
居民1:首先垃圾分類搞得我們小區干干凈凈,以前蟲子、蒼蠅直飛。
居民2:現在是冷冰冰的石子路,下面我們能不能種點麥冬、小草?
閻欣在與居民們交流過程中,沒有過多地講述專業內容,而更多的是表達誠意,讓大家能夠安心。閻欣說:“我們現在來的目的就是想聽聽大家有沒有反饋的意見,我們不是以前那種做完規劃就不管了,現在我們需要全過程陪伴式的服務!
為了能了解孩子們的需求,規劃設計師們還專門組織了一場特別的繪畫大賽,讓孩子們發揮想象,畫出心中街角的模樣。
孩子1:墻太破舊了,改多色一點,中間有空缺的地方放盆栽。大家看到花草樹木心情會好。
孩子2:在一個區域設置一個環,在熟悉的小區里做聯通,解決老人下棋占用地方、跳廣場舞占用球場的問題。
小吃攤、運動場、老街巷……就這樣,一個個關鍵詞從孩子們的視角中被提煉出來,作為設計參考元素。設計師索超說:“要挖掘街區內涵,獲取不同人群的需求,提出問題,參與到設計方案和討論。視角要獨特,精準找到解決途徑。”
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姚秀利介紹,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的姚坊門宜居街區,老年人比重達到14%,所以“一老一小”的需求尤為迫切。其中,一個由廢棄建材堆改造為學校候學區的規劃設計,還獲得了“第六屆紫金獎·建筑及環境設計大賽”決賽金獎。姚秀利說:“把學校里原來是墻的變門,然后把建材堆場改成了一個公園。公園有三個功能,第一個是接送孩子的時候,大家不堆在學校門口,有相對大的空間。第二個是學生在上學期間,通過閘門安全保障后,可以上一些第2課堂的課,畫畫、體育、勞動課都可以。第三個是放學以后,整個校園加場地就變成公園!
從2019年,創建省級宜居街區以來,南京棲霞區堯化街道陸續展開了老舊小區整治、街巷道路整治、公共空間改造、公共服務提升等9項重點工作,其中,新增設計的鄰里中心備受老百姓期待,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南京堯化街道姚坊門物業管理公司黨支部副書記朱佳佳介紹:“生活鄰里中心一共分為三層,一共有4900平方米,除了有地下車庫滿足車輛停放以外,地上有三層,分別是公共休閑書吧功能,三樓有一個兒童的早托,二樓有一個社區衛生中心,我們準備引進社區駐點醫生來小區!
此外,養老服務也是街道和設計方重點考慮的。朱佳佳表示:“整個宜居街區范圍之內的居家養老服務站點一共達到了8個,包括醫院,我們有棲霞區醫院,還有一個康復醫院,可以說是從衛生、健康、醫療到休閑已經非常全面了。”
停車位不足一直以來是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難點,借助設計師進駐的契機,這一片區的停車位大大增加,同時還啟動了人防停車場的施工,建成后可以提供722個停車位,并且可實現智慧一體化管理。朱佳佳介紹:“我們實現了整個街區范圍之內的公共停車場和路邊的停車位的建設,可以看到馬路邊上有穿藍色制服進行貼單的收費的工作人員,其實是我們物業公司的人員。我們已經實現了街區里面的車輛停放一體化,緩解我們小區住區內部車輛不足的問題,并對街區內部進行調整!
經過一年多的多方協作,設計一步步落地,居民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宜居。如今,姚坊門宜居街區已經成為居民心中的“網紅”打卡地,南京棲霞區堯化街道黨工委書記、新堯新城管委會主任王永懷說:“宜居有時候是一種感覺,是一種感受。細節的東西是最容易影響感受的。居民跟社區之間的矛盾都比以前小很多,住在里面感覺不一樣,有面子了!
據了解,2016年以來,南京市已累計整治改造老舊小區近千個,約30萬戶居民從中受益!笆奈濉逼陂g,南京還將完成對2000年以前建成的住宅小區的改造。未來,社區設計師們將繼續在大街小巷營造美好,讓城市煥發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