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1日消息(記者張明浩)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雙十一即將來臨,一年一度的全國性網絡購物狂歡就要開始。在B2C模式快速發展的今天,“雙十一”電商購物節已經真正成長為一個節日,各大電商營銷大戰一觸即發。與此同時,網絡失信問題也比較突出,特別是虛假交易、刷單炒信、惡意差評以及濫用、泄漏和倒賣個人信息等違紀違規行為,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為了切實維護好“雙十一”消費者權益,國家發改委近些年一直在加強電商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努力。昨天(31日),發改委財金司召開媒體通氣會,進一步明確要以打擊“信用炒作”為切入點,推動電商企業間的信息共享,加強電商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維護“雙十一”消費者權益。
一年一度的全國性網絡購物狂歡“雙十一”即將拉開序幕,在大家摩拳擦掌準備血拼一回的時候,國家發改委正在聯合多部門開始為如何更好保障大家權益、加強電商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而努力。
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副司長陳洪宛介紹,上周五,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海關總署,共同召開視頻會,專題研究部署了電子商務領域嚴重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工作。
早在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對電子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包括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順豐速運及滴滴出行等在內的多家企業都作出承諾,參與由國家發改委主導的電商信用體系建設。
陳洪宛表示,去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等8部門,指導八家企業共同簽署《反“炒信”信息共享協議書》。在第一任輪值主席阿里巴巴、第二任輪值主席京東的牽頭組織下,“反炒信”聯盟成立至今共發布了五期刷單炒信黑名單,共計22家“炒信”團伙和346家刷單炒信商家。
所謂“炒信”,通常指利用虛構的網絡交易以炒作賣家信用。虛假的交易記錄可能為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帶來惡劣影響。除了炒信之外,惡意差評、濫用倒賣個人信息等均是電商信用體系希望解決的問題。
中國改革報社社長宋葛龍提醒,消費者應該防范的風險至少包括商品促銷假象、用戶體驗代寫等四大傳統風險,以及五大新型風險,比如跨境消費額度被透支、網購連環陷阱。商家應該防范哪些風險?至少包括惡意退貨、職業差評等傳統風險以及網店代運營、集資詐騙等四大新型風險。
那么,如何預防這些風險的發生呢?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提出了一個由企業共享的信用信息匯集篩選后的受懲戒黑名單,上了黑名單的企業和個人最好離他們遠點兒,可以給大家提供個參考!6440家企業被列入電子商務領域嚴重失信企業黑名單。我們計劃分批次通過信用中國網、國家發改委官網、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網站、中國信用雜志等渠道公示,供社會各界參考使用!
另據了解,相關中央部委將“利用大數據和加強監測監控,規范網絡交易行為”,以“實施反‘炒信’信息共享機制和聯合懲戒措施”。此外,監管機構要求電商平臺“積極推進賬號實名制認證,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居民身份證號碼為基礎,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進行數據比對和約定交換,基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立電子商務及分享經濟領域‘炒信’行為聯合懲戒子系統!
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副司長陳洪宛說,根據國家發改委對“雙十一”電子商務領域信用建設的總體部署,下一步,將主要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組織開展電子商務領域嚴重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發布首批電子商務領域黑名單;
二針對電子商務的發展新趨勢和信用風險防范,發布《電子商務領域信用風險“雙十一”預警報告》;
三指導中國互聯網協會,引導“反炒信”聯盟成員企業開展“反炒信,樹誠信”活動;
四發改委將組織第三方機構對“雙十一”活動期間各主要電商平臺的相關承諾兌現情況進行數據跟蹤與測評分析,擇機發布《“雙十一”網絡促銷活動期間消費信用評估報告》;
五委托信用服務機構在產品質量、產品銷售與服務、產品價格、物流服務等各環節開展信用監測,建立健全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完善電子商務領域信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