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1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得了癌癥,對一個人和他的家庭而言,都是身心財力的多重打擊。近日,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429萬,平均每天1萬多人被確診為癌癥,他們中的相當比例將面臨艱苦的、不能中斷的漫長治療。
漫長的治療就意味著巨額的花費。其中能最快的耗干患者家庭積蓄的因素之一,就是進口抗癌藥物。進口藥之所以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關稅、增值稅等稅種和流通環節中的層層加碼。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從今年5月1日起,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至零,使我國實際進口的全部抗癌藥實現零關稅。
除了零關稅,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決定,將臨床試驗申請由批準制改為到期默認制,對進口化學藥改為憑企業檢驗結果通關,不再逐批強制檢驗。意思就是,申請批準藥品入市的材料遞交申請相關機構后,材料文件沒什么問題的話,就開始倒計時。時間一到,即便機構不批,也自動進入上市流程了。這將大大提高審批的效率。
上述政策落地之后,意味著老百姓買進口抗癌藥將更加方便、更加實惠。而放眼海外,進口藥品尤其是進口抗癌藥品有著怎樣的準入機制?需要經過哪些審批流程?
澳大利亞:政府補貼藥價格遠遠低于市場價
《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表示,澳大利亞藥物監管局負責處理所有藥物包括進口藥的審批和核準上市的事宜。在澳大利亞,有一項澳大利亞全民藥物福利計劃,簡稱PBS計劃。民眾買藥會重點考慮是否在PBS藥物清單上。這個計劃囊括了絕大部分在治療的時候不可替代而又價格昂貴的處方藥的名字,并且以國家補貼的形式讓這些藥以遠低于實際價格的方式提供給所有的澳大利亞民眾。藥物福利計劃的藥品清單一直在不斷地調整。澳大利亞民眾在選擇抗癌藥品的時候,不會太在意是否為進口,而會考慮是否在澳大利亞PBS藥物補貼清單上。比如說,瑞士諾華公司的抗癌藥格列衛,如果是按照原價購買的話,藥房價格在2500澳幣左右,約合12500元人民幣,但是因為它是澳大利亞政府補貼藥,所以只要是針對澳大利亞的公民或者永久居民,它的售價是39.5澳幣,也就是不到200元人民幣;而如果是持有優惠卡人士,比如老年人或者低收入者,價格更低。
去年,澳大利亞的PBS計劃名單中,又將近幾年來的抗癌明星藥物納武單抗納入了補貼名單當中。由于澳大利亞的藥物和外界存在著巨大的價格差,因此,澳大利亞對于攜帶處方藥出海關有著嚴格的規定。如果你要飛往其他國家,而且必須要攜帶這些國家補貼藥物,須取得醫生的確認信函。
俄羅斯:政府對進口藥征收高額增值稅 工薪階層家庭難以企及
在俄羅斯,外國制藥企業占據俄藥品市場75%的份額,進口醫療設備更是占有99%的市場。其中專利壟斷的進口抗癌藥更是卡住了俄羅斯病人命運的咽喉。曾在俄羅斯多年的張舜衡表示,當下最讓俄羅斯民眾擔心的不是進口藥的價格,而是市場準入政策。
在上一輪反制裁中,俄羅斯一刀切斷了歐美食品進口,轉向發展民族食品工業。如今俄羅斯又深陷外交戰、貿易戰、金融戰和代理人戰爭,而俄羅斯手中能反擊的牌卻屈指可數。近日俄杜馬又提議,在新一輪的反制裁方案中拿歐美藥品開刀,第一輪將限制美國進口藥品。對此,俄民眾紛紛擔心。盡管俄衛生部還沒有最終回應,但恐慌的民眾對于進口剛需藥已經開始囤貨。正常情況下,俄羅斯對于進口藥品的準入機制采取注冊制和許可制。根據2010年9月29日,俄羅斯頒布的《俄聯邦藥品進口準則》,對于俄衛生部已授權的藥品進口,重點監測其法律實體的資質。俄羅斯政府為抑制進口藥的擴張和保護民族制藥產業,取消了進口藥品稅制優惠,征收高達18%的增值稅。結果,在俄羅斯原本已經是天價的進口抗癌藥,更讓工薪家庭難以企及。一邊是危在旦夕的家人,一邊是無力支付的進口抗癌藥。在國際價差下,醫療旅游在俄羅斯漸漸盛行。2015年,與俄羅斯同宗同源的烏克蘭率先取消了進口藥品稅。雖然該政策有一定限制,但還是吸引了大批俄羅斯民眾前往免簽鄰國烏克蘭買藥。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民眾,選擇去歐美或者以色列買藥并享受退稅。貧困家庭則傾向于印度的仿制藥。以治療肺癌的靶向藥吉非替尼為例,俄羅斯每盒價格穩定在30萬盧布,約合3萬多元人民幣,而在以色列的價格,只需要2萬多元人民幣。很多走投無路的窮人更多地會選擇印度仿制藥,因為僅需要1千多元人民幣。
日本:對進口抗癌藥準入苛刻
日本大街小巷上各種各樣的藥妝店琳瑯滿目,可見,在日常的用藥領域,日本本國的藥品應該可以滿足國人消費。那么,到了生大病的時候,比如需要購買抗癌藥,日本人又會怎么選擇呢?《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蔣偉介紹,日本對于進口抗癌藥的準入相對苛刻,日本人通常會選擇本國產的抗癌藥。
在日本,如果以公司的名義進口藥物,需要向所在都道府縣進行申請獲得“醫藥品制造銷售行業銷售許可”書。具體的稅率,根據醫藥品不同而不同。但是,以抗癌藥為例,整體而言,日本對于其他國家研發的抗癌藥承認的種類非常少。除醫院使用的進口抗癌藥外,患者如果想獲得日本未承認的藥品,需要采取個人進口的方式獲得。一般分為通過醫生、以醫生的名義進口,和直接以患者或其家人的名義進口這兩種方式。最近幾年興起了許多個人進口代理服務公司,可以幫助患者獲得相關藥品。代理公司在提供服務時,需要獲得厚生勞動省發放的藥品監督證明,并向海關提交該證明。需要承諾僅為代理,不可銷售或轉讓。但是,無論是哪種方式,凡是日本國內未承認的藥品,都需要醫生的判斷,不能由患者個人決定購買。并且,一般不納入保險范圍,需要由患者全額負擔。因此,一般日本人都會選擇日本產的抗癌藥物。日本的醫療保險覆蓋范圍非常廣,癌癥也如此。70歲以下個人負擔30%,70歲以上個人負擔10%到20%。之后,再根據收入不同制定上限,最高的個人負擔額度每月為1萬元人民幣左右,最低的只有500元人民幣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