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北京2月2日消息 據(j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春節(jié)假期,逛博物館成為人們出游的熱門選擇。各地博物館推出豐富多彩的主題展,同時通過延長開放時間、增加門票投放量等措施,滿足游客參觀需求。
春節(jié)假期,陜西多個博物館迎來客流高峰。為了滿足自己近距離欣賞兵馬俑的心愿,貴州游客江霞早早預約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門票。
江霞:很向往這個地方。以前都是從課本中、網(wǎng)上看到的相關的知識,這一次是自己親眼看到的,很震撼。
為應對客流高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票務、講解、安保等工作人員春節(jié)期間全部在崗,為游客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田靜介紹,從1月29日到2月3日,博物院通過延長開放時間、增加門票投放量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滿足游客的參觀需求。
田靜:每天早上從8點半提前到7點半開放,下午從4點半延遲到5點鐘檢票。在(假期)中間的六天,也就是初一至初六這6天當中,我們每天增加一萬人次的參觀人數(shù)。
天津博物館從除夕起推出“乙巳華章——蛇年生肖文物與藝術精品展”,匯聚70件/套館藏文物,為游客呈現(xiàn)“蛇”這一文化意象在中式審美中的璀璨圖景。
天津博物館宣教部策展人吳桐介紹,這次展出的唐代四神鏡,主題紋飾里有龜蛇相交的圖案,寓意美好。
吳桐:我們這件館藏的唐代四神鏡,它的主題紋飾就是四靈。四靈其中的一個玄武,就是龜蛇相交的樣子。
為滿足游客的參觀需求,1月30日至2月2日,天津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至18點30分。
今年春節(jié)假期,江蘇各文博場館推出了多項主題迎新活動,為春節(jié)增添了濃濃的“文化味”。南京博物院策劃推出《觀天下——大明的世界》《錦繡江南——中國傳統(tǒng)織繡工藝的巔峰創(chuàng)造》兩大特展。游客們慕名而來,看文物、品年味,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厚重和魅力。
一位游客:剛剛進去看了鎮(zhèn)館之寶,比較震撼,真的很漂亮。
另一位游客:很有文化的氣息,來這里就是想長一長見識,開闊一下眼界,感受一下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關注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