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2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近日,“ 共橡自然 迎豹回家”共同行動在京啟動,京冀晉三地攜手生態保護修復,共建生物多樣性之都。

“迎豹回家”項目由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中國林學會指導,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主辦,中國綠化基金會、北京林學會、河北省林學會、山西省林學會、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帶豹回家專項基金、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北京快手公益基金會發起,房山區園林綠化局、竇店集體林場承辦。

啟動儀式上,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二級巡視員王小平表示,華北豹如果能回到北京,將是北京生態建設的一個標志性事件。這表明北京的生態系統將變得更穩定、更可持續、更健康、更多樣。

“北京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之都、國際交往中心,發起這樣一個活動具有非凡意義。項目取得成功將為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寶貴經驗。”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趙中華表示。

據介紹,“ 共橡自然 迎豹回家”共同行動將打出“組合拳”,推動華北豹種群及其生態系統的整體恢復。在棲息地改造方面,將在京冀晉三省市交界的華北豹生境廊道和棲息地區域補植櫟類等鄉土闊葉喬木樹種共計1000萬株,構建針闊混交林生態系統,優化現有林地的林分結構和林下植被。櫟類的橡子可以為狍子、野豬等華北豹的主要獵物提供重要的食物來源。櫟類森林的結構復雜性和穩定性也有助于生境廊道的修復,為華北豹及其他野生動物提供更適宜的棲息環境。

共同行動的具體實施過程將分為三個階段:短期(2025年至2030年)重點構建四方合作機制,完成橡櫟林種植和棲息地改造,建立野外監測體系,啟動社區參與和自然教育;中期(2030年至2033年)著力擴大適宜生境面積,促進華北豹種群增長,深化生態產業發展;長期(2033年至2035年)全面恢復森林生態系統,實現華北豹生境廊道和適宜棲息地的全面恢復,構建“保護—發展”良性循環模式,打造國際生態保護典范。通過三省協同、多方參與,最終實現華北豹種群穩定繁衍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雙重目標。

編輯:王進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