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記者劉 陽禾)藝術普及推廣工作,需要大家的廣泛參與,其中專家老師是一支重要力量。中國戲曲文化周自舉辦以來,每年都會邀請眾多名家參與豐富多樣的演出與互動活動,為觀眾打造與名家面對面交流的平臺,助力傳統文化的更好推廣。

第五屆中國戲曲文化周活動現場,眾多戲曲名家或專家、學者,在演出、講座、票友大賽與傳習營現場陸續亮相,開展演戲、談曲、評技、傳藝等活動。與他們親密接觸的戲迷或游客,現場領略了名家風采,紛紛表示受益匪,對戲曲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與喜愛。名家也從觀眾的熱情反饋中,獲取精進技藝的動力。

演戲方面,來自京津冀各專業院團的王蓉蓉、杜鎮杰、張慧芳、劉鳳嶺、王洪玲、曾昭娟、王平、松巖、張四剛、王潤菁等名家,在陽光劇場與四號門大戲臺奉上了多部精彩劇目。這些劇目或屬現代紅色題材,或向傳統經典致敬,或是銳意創新之作,滿足了戲迷多方面的看戲需求,觀眾的眼睛、耳朵、心靈都過足了癮。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王蓉蓉表演《黨的女兒》選段“小小杜鵑花”。(央廣網發 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供圖)

聊戲方面,憶江南園里的藕香堂內,伴隨著裊裊絲竹聲韻,《名家講堂》重磅登場。中國戲曲學會會長王馗,北京京劇院院長劉侗,著名表演藝術家王蓉蓉、曾昭娟,中國戲曲學院教授謝柏梁、喬慧斌、顏全毅等12位戲曲名家或專家、學者,為游客普及戲曲知識、講解戲曲內涵,帶領他們走近戲曲藝術。

北京京劇院院長劉侗《名家講堂》與觀眾溝通。(央廣網發 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供圖)

評戲方面,10月3日起在遵義園中開展的中國戲曲票友大賽決賽現場,譚孝曾、閻桂祥、谷文月、小香玉等戲曲名家,針對京津冀三地票友的表演,現場點撥指導,肯定長處也指出不足,評價嚴謹、態度和藹,堅持專業又親近群眾,不僅讓參與者看清“藝術之路”的方向,也引得旁觀者躍躍欲試,準備明年報名參與。

中國戲曲票友大賽決賽現場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孝曾給票友打分。(央廣網發 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供圖)

傳戲方面,昆曲傳習營首次登陸戲曲周。北方昆曲劇院的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魏春榮與國家一級演員楊帆作為領銜導師,除了讓報名入營的孩子們了解與昆曲歷史、行當、服裝、化妝、樂器等相關的知識點,也讓他們根據興趣分班,學習昆曲閨門旦、武生等行當的手、眼、身、法、步,學唱昆曲經典唱段。不少家長表示,傳習營幫助孩子打開了藝術之門。

中國戲曲文化周搭臺,通過多種方式拉近名家與觀眾的距離,拉近戲曲藝術與群眾生活的距離,吸引戲迷觀眾走進更為寬廣的戲曲藝術世界,也讓越來越多的游客對戲曲建立從認知到熱愛的良好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