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記者 龐婷)近日,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組織了一場特別的觀影活動,邀請殘疾人朋友、殘疾人工作者和助殘志愿者齊聚一堂,共同觀看最新上映的電影《小小的我》。
一起觀看《小小的我》(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這部影片講述了一位腦性癱瘓(簡稱“腦癱”)少年奮力生活的故事。相較于給予殘障人士特殊關懷,《小小的我》更傾向將他們視作普通人來刻畫。影片中多次強調“腦癱≠傻子”,事實上,腦癱是一種影響運動控制能力的神經發育障礙,并不直接關聯到智力水平。
據統計,在我國大約有600萬腦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鮮少見到他們的身影。由于傳統的觀念和認知偏差,許多人對腦癱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同時,由于腦癱人群的生活狀態與普通大眾有所不同,他們中的很多人面臨著身體機能的限制、社會參與度低以及融入社會環境困難等問題。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影片中,主人公劉春和到培訓機構應聘教師時向學生們解釋,“在幾乎所有詩人的作品中,不起眼的苔花都只是點綴,但在袁枚的筆下,它有了至上的人格!闭怯辛诉@種人格,劉春和從未自暴自棄,他學會了開車,找到了咖啡館的兼職,并堅定地選擇了夢寐以求的師范大學!疤◤牟蛔詰M形穢,而是憑一己之力,活出了不輸牡丹的尊嚴!
影片中關于主人公在親情中的裂縫、找工作時的困境和對愛情的渴望的描述,引起在場觀影者的共鳴。觀影結束后,前來觀看影片的一名殘疾人射箭運動員表示,“每個劇情都講的是我們的故事,劉春和的困惑都是我們每一個殘疾人的困惑,就像片尾里說的,大大的世界里有一個小小的我,但我也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這次觀影活動也邀請了一些腦癱患者,志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表示影片中很多情節都是他經歷過的,很感謝這部影片讓大家知道腦癱的定義!拔覀兡X癱患者也是正常人,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但我相信明天會比今天更好,希望大家也是。”
腦癱患者李明對影片情節更是感同身受,“希望有更多人通過《小小的我》了解到腦癱患者的生活,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其他殘疾人群體實現夢想。”李明說,自己幾乎不會來電影院看電影,因為他覺得電影都是演出來的,但是這一次他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李明是一位騎行愛好者,曾沿著219國道騎行到中尼邊境的吉隆口岸,然后返回拉薩,兩個月騎了4600公里,并多次參加自行車比賽,甚至一度有機會進入國家隊參加奧運會。李明告訴記者,他喜歡一切極限挑戰,在一次次超越自己的時刻,感受到生命的價值。
李明向記者展示他在觀影過程中記下的幾個情節點(央廣網記者 龐婷 攝)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劉春和在咖啡館面試的情節讓他印象深刻,他在手機上記錄下“我是一個記憶力很好的普通人”“我要工作,是一個尊嚴”等語句。和劉春和一樣,他也是一個記憶力很好的普通人,只要走過的路線,他都能記住,知道走哪條路最快,哪條路不堵車,被很多人稱為“行走的導航儀”。
除了騎行,李明還喜歡自駕游,之前都是媽媽開車帶著他一起,看完《小小的我》里,劉春和成功考下駕照后,他為自己定下了一個新目標——考駕照,以后自己開車帶著父母去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