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優化營商環境 副中心今年再推107項改革舉措
營商環境沒有最優,只有更優。今年,通州區貫徹落實“北京服務”意見,聚焦企業群眾所想所需所盼,以優化六大環境為框架,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印發《北京城市副中心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打造“三最”營商品牌2025年工作要點》,提出21個方面、107項改革舉措,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賦能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
以制度創新為切入點,通州區打造活力迸發的市場環境。迭代升級“1+1+N”產業政策體系,全面實施產業發展“三大工程”,推動市級及以上創新平臺達到145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00家,加快打造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11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建設一批十億級未來產業集群。進一步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大力優化消費營商環境,加速打造文旅體商融合發展新地標,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
以護企安商為支撐點,通州區夯實公平透明的法治環境。持續深化非現場監管實施范圍,非現場檢查量占比達到50%以上。“無事不擾”企業清單范圍擴大到企業總量的10%以上。堅持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積極拓展柔性執法新模式。進一步強化司法保障能力,強化調節、訴訟等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提升商業糾紛審判質效。
以企業需求為落腳點,通州區打造暖心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持續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全力打造“智慧通辦”品牌。重點提升工程建設及市政服務水平,全面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模式。提高精準服務企業能力,不斷完善“服務包”機制,優化“通通辦”企業服務平臺,全力打造企業友好城市。
以開放合作為連接點,通州區構建自由便利的投資貿易環境。更加便利外商投資準入,推進“兩區”建設制度創新,吸引更多跨國公司落地發展。持續提升國際化服務能力,積極承辦國際化交流會議、學術論壇等品牌活動,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不斷強化外資服務保障,完善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健全溝通交流和訴求解決機制。
以群眾所盼為發力點,通州區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文環境。全面實施“運河英才計劃”,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精準化的人才服務體系,強化創新人才支撐。主動開展用工需求對接、勞動用工咨詢、招聘信息發布等服務,積極開展多領域職業技能培訓。持續推進教育、醫療、文旅、體育、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量質齊升,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區域聯動為創新點,通州區營造高效協同的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深化拓展與雄安新區對接協作,加快推進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探索拓展“四區結對”協作領域,持續強化通亦協同,全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