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加工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 智
茶因其清新口感和保健功效,成了中國人最喜愛的飲品。中國人喝茶的歷史雖然悠久,但仍有不少誤區。
誤區一:不分體質喝茶
茶葉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不發酵茶、半發酵茶和發酵茶。各類茶葉都有不同的適宜人群。不分體質喝茶,有可能帶來一些不適表現。比如,綠茶富含茶多酚和咖啡堿,對胃有一定的刺激性,腸胃較弱的人應少喝綠茶,特別不要空腹喝,否則可能出現“醉茶”現象。這類人可選擇暖胃的紅茶,或在茶湯中加入牛奶、紅糖。花茶適宜女性飲用,特別是處于經期前后或更年期的女性,飲用花茶可減輕煩躁。鐵觀音、武夷巖茶等烏龍茶有較好的降血脂、助消化功效,還可在熬夜時飲用,能提神、解乏。普洱茶經過發酵工序后,茶性溫潤,可去油膩,適合愛吃肉的人飲用。
誤區二:四季喝同一種茶
如果想以茶養生,那就不應全年只喝一種茶,而要根據季節選擇茶葉。一般來說,現在比較公認的是夏季適宜飲綠茶。因為綠茶性寒,最能去火,有生津止渴,消食化痰等作用;冬季宜喝性溫的紅茶,茶性甘溫,可養陽氣,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能增強抗寒能力,還可助消化,去油膩。此外,秋季較適宜喝烏龍茶,因其茶性適中,不寒不熱,有助于消除體內的余熱,還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積熱等解秋燥的作用。春季適宜喝花茶(如茉莉花茶),花茶甘涼,有芳香辛散之氣,不僅有利于散發體內的寒氣,而且可以促進陽氣升發,令人神清氣爽。
誤區三:一把茶葉泡一天
很多人早上到單位后,抓一把茶葉放進一個大茶杯里,一喝就是一天。一方面,茶葉沖的次數多了就品嘗不到香味了;另一方面,長時間浸泡在溫度較高的水中,會使得茶葉中的維生素、茶多酚、黃酮等營養成分氧化降解,保健功效大大降低。建議大家用小茶壺或帶濾網的茶杯沖泡茶葉,做到水茶分離。茶葉一般沖4~5次或沒有味道時換掉。
誤區四:陳茶不洗
黑茶或烏龍茶往往以陳茶居多,尤其是普洱茶餅,越是陳年香氣越濃。這類茶通常要先用沸水快速(10~20秒)洗一下,再把頭泡茶水倒掉,既能起到洗茶作用,去除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又能給茶加溫,利于茶香揮發。有些人舍不得倒掉第一泡,味道卻并不好,這種做法得不償失。
誤區五:茶垢不清
有些玩紫砂壺的人,不愿洗掉茶壺上的茶垢,認為這樣可以養壺。其實,茶垢不但對健康不利,這還會影響茶的味道。茶垢是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茶銹中的金屬元素發生氧化所形成的,是一種金屬螯合物。盡管還沒有相關研究證實茶垢對健康有確切危害,但從衛生角度講還是建議及時洗去茶垢,用牙膏或鹽水可以輕松洗掉茶垢。
誤區六:茶要用沸水沖泡,趁熱喝
并非每種茶葉都要用沸水沖泡。一般來說,黑茶、紅茶、烏龍茶最好用剛煮沸的水,茶香會更濃郁。而綠茶比較細嫩,如果用沸水泡,其中的多酚類物質就會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芳香物質也會散失。沖泡綠茶適宜用80℃~85℃的水,時間為2~3分鐘,最好現泡現飲。不建議趁熱喝茶,容易灼傷胃黏膜以及口腔,茶泡好后稍微放一會再喝。(生命時報特約記者 孫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