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速公路車流增長明顯,預計日均3850萬輛次,其中新能源車占比超15%。面對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交通運輸部在全國服務區進一步提升充電車位占比,緩解車主春運“充電焦慮”。
廣州市番禺區的廣澳高速公路廣珠北段官橋服務區平時車流約4500輛,今年春運開啟以來,車流日均約5200輛,比平時增長約15%;預計最大單日流量約11000輛,是平時的2.5倍。服務區提前完成了以“新能源”為主題的改造。
官橋服務區設有2個換電站、88支充電槍,充電槍數量占總小車位比例高達62%,配備比例在全省名列前茅,實現充電不排隊,有效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
除了增加充電樁等設備,交通部門還和電力部門協調了移動充電設備。
在河北石家莊繞城高速的正定服務區,新研發的移動式清潔能源“充電站”像一個大型綠色應急充電寶,最多可外接4個充電樁,一天能夠為 40余臺電動汽車提供清潔能源充電。
新能源車主 郭先生:上路之前,我還擔心這個服務區充電樁排隊的問題。我來這一看,有新增加的移動充電樁。來了就能充,充完了就能走,我覺得這挺方便的。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建設充電設施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已提升到了97%,交通部門持續優化提升充電能力:對充電特別繁忙服務區,“一區一策”制定充電服務保障方案,另一方面也根據現場,積極引導車輛至對向或前方服務區充電。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路網管理處四級調研員 李澤卿:長途出行前要做好路徑規劃和補能計劃,盡量錯峰出行、錯峰充電;出行中可及時通過高速公路可變信息情報板,導航軟件、“e路暢通”小程序等,了解查詢充電樁的布局和占用狀態,及時高效掌握充電信息。如果所在的服務區出現嚴重充電排隊情況,可以主動詢問服務區工作人員臨近充電設施情況和是否具備到對向服務區充電條件。此外,我們也鼓勵假期期間新能源汽車按需補能、快速補能,避免長期占用充電基礎設施,影響其他車輛充電補能,形成長時間排隊。
(總臺央視記者 唐穎)

關注精彩內容